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新材料產業園裕興路669號
電話:0531-85993600
傳真:0531-85993652
E-mail:sdxiniu@126.com
陶氏推出創新研發的有機硅自修復輪胎解決方案
陶氏公司創新研發的有機硅自修復輪胎解決方案正式發布,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普利司通公司近日推出的一款可回收輪胎密封劑 -- B-SEALS。依托全新SiLASTIC? SST-2650自修復有機硅的優越性能和先進技術,陶氏公司將為自修復輪胎制造商提供兼顧高性能和可持續的創新解決方案,為用戶打造更為輕量化、安全、耐久的駕乘體驗。
“陶氏公司秉承‘Seek Together?’理念,始終致力于攜手合作伙伴,助推交通運輸領域可持續性變革。全新發布的自修復有機硅產品,就是陶氏與全球著名輪胎企業普利司通公司精誠合作的創新成果,該技術可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重量效率,在可持續性方面表現突出。”陶氏公司消費品解決方案、全球交通及運輸市場總監Jeroen Bello表示:“隨著消費者和制造商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可持續消費品的市場需求也會隨之大幅增加,陶氏公司將攜手更多伙伴,共馭交通運輸領域可持續發展未來。”
可持續發展趨勢驅動全新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對材料的循環性和可持續性需求日益增長,自修復輪胎以其優異的輕量化表現和可回收性,正成為助力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解決方案。其設計原理是在輪胎內部表面形成自密封層,一旦輪胎被穿刺,便能以絕佳的密封性能迅速密封,并在異物拔出時以強大的聚合力瞬間補漏,保持正常使用性能。
陶氏公司的科學家在深入的研究分析中發現,傳統自修復輪胎密封材料的可持續性普遍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也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極大影響。在交通運輸領域可持續發展大趨勢下,多數密封膠材料無法在使用結束后從輪胎上分離,進而導致輪胎無法回收利用;此外,復雜的高溫操作條件以及涂覆前需對輪胎表面進行的大面積激光清洗等工序,進一步增加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加劇對環境的影響,并不是理想解決方案。
陶氏公司作為有機硅技術的領導者,基于對有機硅材料的充分理解和在有機硅技術方面的深厚積淀,創新研發出更具可持續性的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為賦能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性能工藝雙提升賦能行業可持續發展
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在可持續性方面展現出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與傳統的自修復輪胎不同,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可在輪胎使用壽命結束后從輪胎中分離出來,使輪胎和有機硅材料分別實現循環再利用;另一方面,使用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解決方案取代備胎,可減輕車身自重,進一步增加行駛里程,提升燃油效率,并提高整車設計的自由度。
而在自修復輪胎的常規使用性能方面,得益于陶氏公司先進獨到的有機硅技術,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僅需一層輕薄材料即可實現防穿刺,并保持長久的穩定性和氣密性,打造更為輕量化、安全、耐久的使用體驗。與此同時,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在工藝方面也實現了突破,在室溫下採用標準設備即可輕鬆、快速完成裝配,無需預清洗和預混合,進一步提升了加工性能,從而縮短加工週期、降低加工成本,從另一方面減輕了對環境的壓力。陶氏公司以獨樹一幟的創新技術,賦能交通運輸行業可持續轉型。
可持續解決方案助力低碳交通運輸
SiLASTIC?自修復有機硅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陶氏公司對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即攜手合作伙伴,以創新的技術和產品驅動交通運輸領域可持續發展未來。陶氏公司承諾,到2030年其年淨碳排放量將比2020年減少15%,即減少約為500萬噸/年凈碳排放量,并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來源:環球聚氨酯網)